转载《绿色发展纵深推进》
发布时间 : 2022-01-20
来源:经济日报
这一年,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迈出新步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成为最鲜明的风向标。
一、生态改善迈大步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稳步建立。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通报,初步划定的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25%,覆盖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覆盖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
二、治污攻坚显成效
“经过全社会的不懈努力,‘常态蓝’逐渐成为市民生活的背景,‘生态绿’正在成为首都亮丽的底色”,这是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建华的肺腑之言。
“从‘十三五’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意味着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田成川说。
破坏黑土地,侵占湿地公园,非法倾倒废渣进黄河,违规取用黄河水……一批又一批典型案例被曝光。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紧锣密鼓,更多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督察整改的成效不断彰显。
天更蓝。2021年1月至11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7%。
水更清。2021年1月至11月,全国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类~Ⅲ类)断面比例为83.6%,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三、低碳转型开新局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碳达峰、碳中和为抓手,开始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变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谋划顶层设计、擘画行动路线图。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0亿千瓦大关,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3.5%。
全国碳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截至2021年12月22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4亿吨,累计成交额58.02亿元。“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得以初步显现。”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说。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成立,绿色低碳技术开启升温模式。越来越多的传统高耗能企业布局绿色转型赛道,越来越多的工业生产企业将是否重视可持续发展作为选择上游供应商的重要参考标准……低碳理念犹如一股强劲新风,迅速向产业链上下游传导。
绿色制造步伐加快。2021年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3%,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2%。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增强,2021年1月至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同比增长1.7倍。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有序向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